9 月
01
2012
0

芦笙史探索

发表于1980年《贵州民族研究》

对于芦笙的起源及历史沿革,也只能是探索,换句话说,就是只能提出一些线索来探讨。这是因为广泛使用芦笙的苗族没有文字,任何事物没有记载,考察起来是很困难的。

苗族民间故事及古歌中,虽有不少涉及到芦笙(包括起源及使用情况),如“吹芦笙引诱太阳出来照明”、“吹芦笙引诱野兽出来以便捕捉”、“战争中吹芦笙纠集人马”、“诺德仲”的故事中有“吹芦笙驱散乌云”等等,有的还有一定的神话色彩。

在一些地区的民歌中,不但记述着各个芦笙节日的来历,而且还记述有制作芦笙的详细过程,说明开始用木头作簧片,吹不出音来,继而改用竹子或牛角等试验,音量太小,也未成功,最后才用铜来制作簧片,仿滩头水流声,才相继制成各种大小芦笙。

但是,这些传说仅仅属于传说,我们不能以此作为科学依据。

另外从过去的汉族文献中,可以查出许多有关笙和簧的记载,如:

《世本》记有“女娲作笙簧”。

《礼记•明堂位》中也写道“女娲作笙簧”

《风俗通》记有“伏羲作瑟、女娲作簧”。

《初学记》记载有“竽笙起源于女娲”。

这些资料虽然出自历史文献,但也是传说,不过来自汉族而已,也不尽可信。但其中有一点是值得研究的,这就是若干文献都提到的作笙作簧的伏羲和女娲这两个人物,似乎与使用芦笙的苗、瑶族有密切关系。

女娲故事的文字记载开始见于《楚辞•天问》和《山海经•大荒西经》,但实际上这些故事是起源于我国南方苗族民间里,苗族人民口头流传很广,《山海经》还把伏羲女娲说成是苗民,“……南方……有人曰苗民,有神焉,人首蛇身”。

另外从春秋时代的任、宿、须旬、颛臾看来,伏羲部落的后裔一部份加入了华夏联盟(汉族的前身)未加入华夏联盟的就成为“南蛮”(华夏联盟以外的少数民族),南蛮与其它部落结成“三苗”部落联盟。“三苗”集结于洞庭、彭蠡之间,成为独立的部落联盟与华夏联盟相抗衡。以后“三苗”又往西南迁徒,定居在五溪地区(沅江、湘江流域),被称为“五溪蛮”,成为现在苗、瑶等民族(苗族族源说法之一)。

如果说伏羲时代已经有了“笙”,(无疑是很简单的),那么在战争中被融合于华夏联盟的伏羲后裔,便把这种“笙”带到华夏联盟中去,经过发展,成为今日北方的汉族笙。而未被融合于华夏联盟中的伏羲后裔,则将“笙”带到“三苗”联盟中去,经过发展(这种发展是另一种形式的发展),成为今日苗、瑶等族的芦笙,这应当是可能的。

这里又产生另一问题。是否文献中所记载的“竽笙起源于女娲”所指的笙是北方的汉族笙,根本与南方各少数民族的芦笙毫无相干呢?不尽然。殷代(公元前1359年前)的“卜辞”(刻在龟腹甲和牛胛骨上的专记录占卜的时间、占人的姓名、占卜的事情、占卜的结果、事后的应验的甲骨文字)刻有“龢”(音和)字,《尔雅•释乐》中有“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和者龢也,说明“龢”就是较小的笙。卜辞上的龢字,实际字形是【】、【】、【】、【】、【】,这些字形更多是象南方少数民族的芦笙,而不大象北方的汉族笙,特别是【】字,如果把它写成“【】”,或者把“【】”字写成“【】”,简直就与现代的芦笙一样了。“龢”可能就是芦笙。北方汉族笙的音管下端是不会窜出笙斗底的。所以很可能芦笙是较古老的簧管乐器,或者说是现代流行于北方的笙的前身。

 

 

到了周代,这种“龢”的编管乐器使称为“匏”了,《白虎通》有“匏曰笙”的记载,这种笙实际上就是葫芦笙(芦笙的一种)因为匏就是葫芦。

后来这种葫芦笙不但运用普遍,而且一些较好的萌芦笙制作工匠和较好的葫芦笙吹奏者逝世后,常以葫芦笙陪葬(这种习俗,直到解放前有的苗族地区还残存),另外一些少数民族的首领,也喜欢用葫芦笙陪葬,如云南省晋宁石寨山古墓群里,就发掘出西汉早期(或更早一些)的铜葫芦笙及吹葫芦笙的乐舞俑。(墓主是古滇国国王,族属未定)形状与现代西南少数民族的葫芦笙相似。在同一地区也发掘出汉武帝五年(公元175年)至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之间的吹弯管芦笙的铜乐舞俑。

以上资料说明西南少数民族的芦笙(包括葫芦笙)的形成,至少已有两千多年了。如果殷代卜辞的“龢”字指的也是芦笙,那么芦笙的历史已有三千三百四十四年多了(从盘庚算起)。两千多年前,芦笙的气斗,已由用自然葫芦发展到用铜质葫芦,并且音管已发展到七根了。

此外,东汉王逸著《楚辞》说“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俉……好词,其词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男女并舞”。另外《招魂》篇有“……竽瑟狂会填鸣鼓些”(些音唆)。

上述资料说明沅湘之间的人民爱吹笙一类乐器来跳舞狂欢或祭祖祭神,并且是男女并舞,舞中有鼓有歌,歌尾常结束于“唆”音。这里所描写的生活很象现代苗、瑶族人民的风俗习惯,从时代和地理上看完全符合,当时的苗瑶等族正是定居在沅江、湘江之间;现代苗瑶族的民歌中也常结束于“唆”音;当时汉族人民不大可能男女并舞;资料所写的“瑟”固然是汉族的古乐器,“竽”就不一定了,芦笙因较大,也有可能被记载为竽,或许竽本身就是芦笙。

到了唐代,又出现芦笙的记载。唐代的段安节所撰的《乐府杂录》中提到“开元中……有拍板,葫芦芦笙”。唐代樊绰所写的《蛮书》中又提到“蛮人”的“处子孀妇女、出入不禁,少年子弟春夜游行闾巷,吹葫芦笙,或木叶,声韵之中,皆寄情言,用以相呼应合……”。《唐书》卷二也讲到南诏(云南大理)人民的风俗,“吹瓢笙,笙四管,酒到客前,以笙推盏劝酹”。

上述资料说明到了唐代,芦笙已不仅是祭祖祭神,跳舞狂欢了,而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芦笙的表现力已大大提高了,声韵之中可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丰富感情(包括谈情说爱);也可以用吹芦笙来代替唱歌互相对答了;连劝客喝酒都用吹芦笙来劝了,可见唐代,我国不但内地文化发达,边疆“蛮人”文化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宋代对芦笙的记载可算是最详了,因为这时南方许多少数民族首领每年都要到宋都(河南开封)交贡物品,还经常率领数十人的歌舞队来给宋王观赏。公元1101年宋陈旸写的《乐书》(卷一百三十一)中记有“至道元年(公元995年),其王龙汉【王尧】,遣其使龙光进,率西南牂牁诸蛮来贡方物……令作本国歌舞,一人吹瓢笙,如蚊蚋声,良久数十辈连袂宛转而舞,以足顿地为节,询其曲,则名曰“水曲”。从“如蚊蚋声”分析,可能是贵州西北地区的芦笙。

范成大(南宋)的《桂海虞衡志》三卷写道“葫芦笙,两江峒中乐”。在《桂海器志》中曾提及他当时在广西所见的瑶族八管芦笙,“卢沙、瑶人乐,纵八管,横一管贯之”,见《说郛》卷五十。宋朱辅的《溪蛮丛笑》二卷也提到“蛮所吹葫芦笙亦匏瓠……列管六”,见《说郛》卷五。元、明、清三代,可能还是有所记载、特别是一些地方志,只是未来得及查阅而已。不过估计这三代的芦笙及使用情况与解放前差不多。

关于芦笙的形成,我们可以从苗族及其他使用芦笙的少数民族的生产实践、文化生活等社会现象及地理环境来分析研究,从中找出一些合理的推测。

苗族民间故事里有讲述一个精通昆虫、鸟、兽语言的人如何运用“草管”与昆虫、鸟、兽对话的故事,这个故事里说人能精通虫、鸟、语言是神话传说,但用“草管”学虫鸟叫倒真有此事、苗族直到现在秋收季节里,仍喜爱在收割的田野里用刚脱粒的稻草来做成“草管”给小孩子们学青蛙、蝉、知了等昆虫叫。说不定芦笙就从这种草管演变而成。

这种“草管”是一种自制的简单玩具,它的制作法是选好一节稻草杆、一头有节、一头不留节,使之成为闭管式的草筒,长约四、五寸,在靠近有节的一端、用镰刀割出一舌状簧片,即成,如图:

 

 

割成后用指甲将簧片朝上挑弹数次,使簧片稍高出管体,更寓于弹性。只要将有簧片的这一端直插到口中、稍用力一吹,草管便发出音来了,然后将十指并拢、形成喇叭状,套在草管的管口上,靠双手变换各种形状而得各种不同的声音。

后来人们发现长的草管和短的草管发出的音不一样,于是就在草管上割起孔来,以改变管长,每开一孔,就得出一个音高不同的音,这样就产生了“草笛”。如图:

 

 

人们认为稻笛不结实,就改用竹管制作,竹管又粗又长,可以开六至七个孔丁,能发更多的音了,但因管粗,不便直插到口中竖着吹奏,便改为横吹了。这种乐器现代的名称在贵州苗族地区称为“给令斗”,而贵州的布依族地区称为“鼻管”(因鼻音重而得名)但在云南省的彝、苗、哈尼等族则称为“巴乌”。

因竹质簧片干、湿变化大、发音不稳定,音量也不大,后才逐渐改用铜质簧片。

“给今斗”这种乐器虽然已经发出、七八个音了,但都是单音,为了能让它同时发几个音,人们就把三、五根“给令斗”按规格分别插入一个空葫芦里,并在管子的下端(近簧片处)开一小孔,吹奏时,手按指孔而发音。需要同时发几个音就同时按几个孔。这种发音原理直到现在仍在运用。这样的乐器就叫做“葫芦笙”。

用葫芦来做笙斗毕竟不结实、容易漏气。后来人们又改为木质笙斗。因不用葫芦了,就不再叫葫芦笙而叫做芦笙了。

每支芦笙的管数最多则见于瑶族八管芦笙,其余以六管最为普遍。

芦笙以每六只管来看,管数远远不如北方汉族笙(十七管)的管数多。但西南少数民族特别是贵州苗族,把芦笙发展为小、中、大、最大、大筒五个音区的芦笙,组合成芦笙队齐奏了,小的口有几寸,最大的可高达数丈余。音域巴由A1【】至a3【】,音量相当大。乐曲成套,边吹边舞。有以吹、跳芦笙为主要内容的芦笙节,参加芦笙节日的人数多达两三万人(四、五个县)节日持续三、四天,并且每年数度。

笙族乐器(竽、笙、芦笙、葫芦笙、瓢笙等)很可能是起源于我国南方,甚至“南蛮”地区。然后才流传到我国北方去的,因南方产竹子,我们不可想象这些竹管乐器会起源于没有竹子的北方。而且最早可能不是通过民间流传过去,而是宫廷乐官到南方来买去,或者是南方少数民族部落向宫廷交贡品交去的。到了宫廷后,乐工们只取了它的发音原理,把音管加多,纯粹作为一种乐器加入宫廷乐队,伴奏宫廷歌舞。至于这种乐器在南方的曲调、舞蹈及使用形式,宫廷是不需采纳的。后来,这种乐器又从宫廷中慢慢地流传到北方民间去的。如果一开始是从民间流传过去,那么芦笙的曲调和舞步,以及使用的形式(边吹边跳、曲调有具体内容、专门有这种乐器的节目等),应该或多少随着乐器流传过去的。但现在北方的笙除了发音原理与芦笙相同外,其余上述使用形式尚未传到北方。

芦笙为什么在贵州苗族民间得到大规模的发展呢?这与贵州地理有关:在古代,贵州境内许多地方“修竹遍地,野竹丛生”,后因不断开发、竹林才渐次缩小。三国时,诸葛亮征南中,知道贵州竹子适宜作箭,便派人运去作军用,可作贵州产竹的一个旁证。宋嘉定时,在贵阳附近设“金竹经略府”,改“金竹寨”为“金竹府”;明朝设“贵筑县”,“筑”字应是“竹”的谐音,所以在清代,贵阳府以剌竹为主要贡品。解放前,贵阳以金竹为“市徽”,这也是贵州产竹的又一旁证。

所以贵州苗族地区的节日里,大小芦笙数百支,大的高入云端,密集如林,声搽山川,不能不说与贵州盛产竹子有关。